顯示具有 羅馬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羅馬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2


第二種發展叫做「放縱主義」:或者說得更明白,是利用了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

這個失足的人被慢慢地拉上,越過了那棵大樹,並且不斷地緩慢向上。他忽然發現,這根繩索非常地牢靠,甚至經歷風吹雨淋都不曾停止過拉著他。所以他非常地安心,近乎大意。開始邊拉著繩子,邊搖晃著身體,想看看到底這根繩索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甚至有時故意鬆手,享受著落下的刺激。畢竟,只要鬆手後再緊緊抓住繩子就好了。

既然得救是本乎恩,因著信,不在乎人的行為,那麼不就代表我可以不斷故意犯罪,反正神願意救我,並且也一定會救我,只要我不斷悔改就好了啊?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1



有一個人失足落進了深谷,在下墜的一瞬,他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棵樹,用盡了全身的力量吊在這棵樹上。他沒有多餘的力氣向上爬,只知道他已經下落了一段非常久的時間。他很清楚明白如果沒有人來救他的話,遲早會因為失去肌耐力而墜谷身亡。就在這時,他聽見上面有人喊著說:放手去抓你身旁的繩子!

這個失足的人必須要下一個決定:我要不要相信這個聲音!畢竟他不知道是誰在喊?是不是真的能救他?是不是真的能拉他上去?但是他決定相信,所以鬆開了抓住大樹的手,改去抓那根墜下來的繩子。然後他發現,繩子雖然早已被鮮血染紅,但是可以一寸寸慢慢地將他拉上去。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亞伯拉罕的故事


七十五歲的老人家帶著老妻、姪兒、老僕人和畢生累積的家當,就這麼從中東兩河流域農業發達的大城吾珥,風塵僕僕地來到了地中海沿岸不甚開發的偏遠迦南。重新適應新的生活、學習新的語言,以及,認識那位神秘的至高神。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義人必因信得生(2)

使徒保羅傳揚福音,很少一帆風順,乃受盡艱難阻擋。除了來自外邦異教的直接攻擊外,保羅更覺難過的是同樣信仰真神、卻不信耶穌是主的猶太同胞們的逼殺,以及同樣信仰真神、信主耶穌,卻一直要將福音帶回律法底下,同教會中法利賽教門以及”超等使徒”們的毀謗。
面對同信真神、同信耶穌、同一教會,卻以聖經律法為依歸,強迫信徒需要守律法的”法利賽教門”,中年的保羅在《加拉太書》的回擊是嚴厲、激烈又熱情的,他引用了惟義人因信得生來反駁法利賽信仰。而隨著年紀和經驗的增長,年老的保羅則在《羅馬書》中成熟穩重地介紹基督信仰,將惟義人因信得生的意義,從猶太人的律法擴大成了普世福音。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十架上的強盜


(強盜)就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紀念我!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23:42-43.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律法的寬門、自由的窄路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耶穌來了


世人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普世的人均伏在罪權之下,勞苦嘆息、不得自由,行善立志由得我、環境行為卻不由得我。這是世界現狀,也是人的無奈。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律法和聖靈:淺論林後三章

初代教會和保羅

使徒保羅在傳福音的過程中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其中除了要在強勢異教文化中試圖去建立純正信仰的教會,另一方面則是要化解來自教會內部的衝突,尤其是當”新約”尚未成為正典之前,如何協調來自於”聖經”堅守律法就是真理的觀念。今日的基督徒大可引用保羅的加拉太書、羅馬書..等書信來說明「律法不能使人稱義」,因為新約早已成為聖經正典的一部分,但回到初期教會的情境,設身處地揣摩使徒們當時的情況,將會越發認識基督信仰的本質。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以善勝惡

使徒保羅勉勵弟兄姊妹: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羅12:14)。道出當代因信耶穌基督而受世界看輕、毀謗、攻擊的現象。在這大環境以強勢壓力逼迫基督信仰的情況下,保羅卻是輕聲細語地告知信徒:不要以惡報惡,反要以善勝惡 (羅12:21)。

但要以善勝惡之前,總要先知何為善惡。而能知善惡,卻又是創世以來神人之間的一大心結?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有"不代表”對”

人都知道,得到聖靈不代表行為完全。保羅講得很清楚: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8:9, 13)。人得到了聖靈,卻不願意隨從聖靈行事,仍然是屬肉的(8:5; 5:16);唯有順從聖靈行事,神的靈才能住在心裡,結出生命與平安(8:5-6)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天生的野橄欖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2:8)」使徒保羅在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明白地寫下了外邦教會得救的原因:本乎恩和因著信。這「本乎恩」的工作乃是耶穌基督按著時候降生、受苦、流血、進入死亡敗壞死亡、復活升天才完成的;在這本乎恩典的救贖當中,我們沒有付出任何辛勞。另一方面,雖說耶穌基督的救恩要拯救萬民(16:15; 提前2:4),人卻可以選擇拒絕。在這得救恩的過程中,人若不憑著信心接受那「愚拙的十字架道理(林前1:18)」,則終必與救恩無份。這「本著耶穌寶血救贖之恩」和「因信耶穌基督得以稱義」來讓萬民得救的方法,乃是出於神自己!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義人必因信得生

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疼痛;他們的力氣卻也壯實。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詩73:3-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