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耶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耶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教會沒教的聖經2:保羅書信


 

什麼是《新約聖經》中最古老的書卷?你或許會認為是福音書,因為福音書排在《新約聖經》的最前面,而且內容就是關耶穌的生平。其實不然。《新約聖經》最古老的書卷是保羅書信,比起最早的福音書《馬可》還要再早上15-20年。像是《帖撒羅尼迦前書》約寫在AD 49-50,距離耶穌受死只有20年。
 

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教會沒教的聖經1 :正統與異端

A cross in the mountains. Lac d'Anteme, Passy, France

本系列的目的不是要改變或是影響你的信仰,只是要簡單地指出有關《聖經》的歷史事實。這些事實早就在各所大學、各大神學院中教授,但身為基督徒的你卻不一定知道。不知道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你所處的教會資訊太過封閉,或是進步太慢,或是其他。但重要的是尋求真相的態度,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主祝福,無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
 

2021年2月10日 星期三

「他的血歸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與「父阿!赦免他們!」


逾越節(猶太曆尼散月,今三、四月間)前夕,古都耶路撒冷風起雲湧,人心浮動。在猶太領導階層的主導與強力干預下,主政的羅馬巡撫彼拉多為了避免人民暴動,點頭答應以一個加利利人的生命作為平息眾怒的代價 --- 將這個叫耶穌的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神完美嗎?

如果神是完美的,那祂必然不需要學習,因為學習是從不會懵懂(不完美)到達了解明白(完美)的過程。這樣等於是說神也不可能進步,因為沒有更進一步的空間(已經完美)。但是無法進步的神是完美的嗎?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福音書成書日期與作者


講一點目前歷史學家對於福音書的看法吧。大凡學者都是愛爭論的(科學、神學、哲學….),所以幾乎沒有所有學者都贊同的東西。但是,還是有「大部分」學者都同意的內容。

首先,聖經中的四卷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是什麼時候寫成的?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兜不攏的福音書:耶穌復活

耶穌復活是基督教歷代以來的核心思想,也是眾多基督徒所深信的基本教義。耶穌復活的故事被很仔細地記載在四卷新約福音書中,每一卷都有著自己所看重的重點與神學。對於大部分的基督徒來說,耶穌復活的故事(其他故事亦然)是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的所有細節拚奏起來,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五福音」。但這不是福音書作者的原意,也不是使徒教會所相信的故事(因為當時這四卷書要麼還未寫成,要麼還未普及)。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神愛我之所是;我愛神之所是

神愛我之時,我仍是生在罪中、長在罪中,也將會死在罪中。

如果聖潔、公義、光明的神無法接近汙穢、不義、黑暗的我,這世上必沒有救恩,也必沒有所謂的恩典。這橫跨在神與人之間的深深罪孽,是神之子用了自己的血一滴滴填滿的,是祂用最聖潔芬芳的身體,懷抱最不潔惡臭的我。在彼得聲聲: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的漁船裡、在稅吏心聲:主阿!憐憫我!我本是不配!的聖殿旁、在強盜最後一口氣的吶喊:主阿!我是該死的!得國時求你紀念!的十架上,罪就像黎明前的黑,在將來的光中完全消散。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律法、耶穌和早期基督教

前言:

基督徒需不需要遵守真神寫在舊約中的律法?對一般基督新教來說,答案常是:不。基督徒不需要守舊約律法。守十誡嗎?…應該守吧。所以第四誡,當守安息日為聖,不可在這日工作,基督徒也守囉?…不,我們不守這誡。所以基督徒只守九誡,其他舊約律法全都不守?嗯…我需要問問牧師。

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舊約律法?這個問題兩千年來不斷地被提起,也不斷地被討論。從最早期的基督教,一直到現代教會,都有基督徒認為整本舊約聖經已被成全了,無須遵守。而另一端,則有一部分基督徒認為613條舊約律法全部當被遵守。光譜的中間則是充斥著各色各樣的觀點:守九誡、守十誡、守道德律…等等。

追本溯源,主耶穌要他的門徒/我們遵守舊約律法嗎?早期基督徒到底是怎樣看待舊約律法的?為什麼主流觀點都是基督徒無須守律法?讓我們回頭看。

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約瑟和亞西納


法老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你們說:我是誰?基督教神觀探討



前言:人的侷限、神的無限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羅1:19) 簡單地道出神的事情除了神願意顯明,也就是啟示給人之外,人是無從可知的(cf.申29:29)。就像物理學中的維度一樣,高維度可以觀察、干預低維度中的事件,但是反之則否。但是這樣是單方面的關係,而不是互動的關係。這便違反了神的本意,因為愛是互動、永活的生命關係。所以為了與人建立互動的愛,道成了肉身,進入了這個世界,並且賜下了應許聖靈,讓人得以共享屬天、屬靈的本質,成為神兒女,重回天父懷抱。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青草地、死蔭谷,到神的家



上主是我牧者,我必不會缺乏。
The LORD is my shepherd; I shall not want.

他使我躺臥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He makes me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 He leads me beside still waters.

他使我靈魂舒暢,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He restores my soul. He leads me in paths of righteousness for his name’s sake.

即使我走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凶險,因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Even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will fear no evil, for you are with me; your rod and your staff, they comfort me.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杯滿溢。
You prepare a table before me in the presence of my enemies; you anoint my head with oil; my cup overflows.

我一生的日子,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也要住在上主家中,直到永遠。
Surely goodness and mercy shall follow me all the days of my life, and I shall dwell in the house of the LORD forever.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3


這個失足的人被慢慢地拉上。他感受的到那被染紅繩索上的溫度,不斷思想,為何會有人願意救我這樣的陌生人?他知道這根繩子非常牢靠,但是他不敢輕忽大意。在被拉上升的過程中,看到了晨曦光耀、流風彩雲、星海月輝,他十分感恩,想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看到這些美景。有好幾次他感到自己的無力,甚至都快要鬆手了,但總在這時聽見了聲音:不要怕!相信我!我一定能救你!他又重新獲得了力量,再次緊抓住繩索。他一心仰望那上頭繩索的終點,期望能和救他之人見面,真誠地當面對他說一聲:謝謝你救了我!

這個人最後離開了律法主義,捨棄了放縱主義,只是單純地一心仰望那將他拉上的耶穌基督。他相信耶穌必能救他,不是憑著他自己的善行、義行,或是神的律法、十誡,而是憑著基督的恩典和憐憫。「因信稱義」不是一瞬,而是一生;不是入門,而是連接此岸和彼岸、現世和來生、地下和天上的橋樑。正如聖經所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6-17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2


第二種發展叫做「放縱主義」:或者說得更明白,是利用了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

這個失足的人被慢慢地拉上,越過了那棵大樹,並且不斷地緩慢向上。他忽然發現,這根繩索非常地牢靠,甚至經歷風吹雨淋都不曾停止過拉著他。所以他非常地安心,近乎大意。開始邊拉著繩子,邊搖晃著身體,想看看到底這根繩索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甚至有時故意鬆手,享受著落下的刺激。畢竟,只要鬆手後再緊緊抓住繩子就好了。

既然得救是本乎恩,因著信,不在乎人的行為,那麼不就代表我可以不斷故意犯罪,反正神願意救我,並且也一定會救我,只要我不斷悔改就好了啊?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1



有一個人失足落進了深谷,在下墜的一瞬,他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棵樹,用盡了全身的力量吊在這棵樹上。他沒有多餘的力氣向上爬,只知道他已經下落了一段非常久的時間。他很清楚明白如果沒有人來救他的話,遲早會因為失去肌耐力而墜谷身亡。就在這時,他聽見上面有人喊著說:放手去抓你身旁的繩子!

這個失足的人必須要下一個決定:我要不要相信這個聲音!畢竟他不知道是誰在喊?是不是真的能救他?是不是真的能拉他上去?但是他決定相信,所以鬆開了抓住大樹的手,改去抓那根墜下來的繩子。然後他發現,繩子雖然早已被鮮血染紅,但是可以一寸寸慢慢地將他拉上去。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簡論:神為什麼創造天地?

神造天地是為了什麼?有人說神創造天地也是為了救贖。如果是這樣,豈不等於是說神在造天地之前,就決定/預知了人的墮落,然後再施行拯救?那麼這樣的救恩算是什麼樣的救恩?有人說神創造天地是為了彰顯祂的榮耀。如果是這樣,豈不等於是說神需要受造物去讚揚祂的表現?難道自己本身就是榮耀真體的神,還需要微如塵土般世人的讚美嗎?

其實創造天地和救恩、榮耀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人可以超越時空(其實無法)想像一下的話,創世前可以確定的存在是獨一真神,其本質為聖靈(約4:24),乃是父的靈和子的靈共通。這子的靈就是舊約中的智慧之道,在新約中顯明為天父的愛子: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認識神

人要怎樣去認識這位神?祂是誰?祂做了什麼?祂和我的關係?

單從聖經嗎?如果人只能從聖經/文字去認識神,那麼一但沒有聖經,人將無法認識神。但是顯而易見,沒有聖經可讀的古聖徒,像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等人,再再表明了他們對神的認識,並且被神所悅納,推翻了惟有藉著聖經才能認識神的獨一途徑。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義人必因信得生(2)

使徒保羅傳揚福音,很少一帆風順,乃受盡艱難阻擋。除了來自外邦異教的直接攻擊外,保羅更覺難過的是同樣信仰真神、卻不信耶穌是主的猶太同胞們的逼殺,以及同樣信仰真神、信主耶穌,卻一直要將福音帶回律法底下,同教會中法利賽教門以及”超等使徒”們的毀謗。
面對同信真神、同信耶穌、同一教會,卻以聖經律法為依歸,強迫信徒需要守律法的”法利賽教門”,中年的保羅在《加拉太書》的回擊是嚴厲、激烈又熱情的,他引用了惟義人因信得生來反駁法利賽信仰。而隨著年紀和經驗的增長,年老的保羅則在《羅馬書》中成熟穩重地介紹基督信仰,將惟義人因信得生的意義,從猶太人的律法擴大成了普世福音。

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耶穌喝的杯:葡萄汁或酒?

前言:

當人要探討主耶穌最後晚餐喝的杯時,需要先對兩千年前猶大地的飲酒習慣有所認識。我們今天想到的葡萄汁/經殺菌保鮮的果汁,或葡萄酒/經人工發酵的濃醇酒精飲品,都不會是兩千年前巴勒斯坦地的葡萄汁和葡萄酒。自然狀態下,水果一旦採收,天然酵母就開始作用,將水果中的糖份轉變成為酒精和二氧化碳。這自然發酵的狀態在沒有滅菌技術時很難避免。而古代的飲用水品質很差,常充滿了細菌、病毒和各樣汙染物,所以人們飲水後常有腸胃方面的症狀,是故利用飲酒取代飲水是常態。從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可見一二: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