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馬太福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馬太福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約拿書:神愛你的敵人,但你接受嗎?


 Jakob Steinhardt, A worm had pierced the tree, illustration to the book of Jonah, 1952.

《約拿書》是希伯來聖經中在各方面都相當特別的先知書,首先,書中的主角是神的先知約拿。這很奇怪嗎?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福音書成書日期與作者


講一點目前歷史學家對於福音書的看法吧。大凡學者都是愛爭論的(科學、神學、哲學….),所以幾乎沒有所有學者都贊同的東西。但是,還是有「大部分」學者都同意的內容。

首先,聖經中的四卷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是什麼時候寫成的?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兜不攏的福音書:耶穌復活

耶穌復活是基督教歷代以來的核心思想,也是眾多基督徒所深信的基本教義。耶穌復活的故事被很仔細地記載在四卷新約福音書中,每一卷都有著自己所看重的重點與神學。對於大部分的基督徒來說,耶穌復活的故事(其他故事亦然)是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的所有細節拚奏起來,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五福音」。但這不是福音書作者的原意,也不是使徒教會所相信的故事(因為當時這四卷書要麼還未寫成,要麼還未普及)。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律法、耶穌和早期基督教

前言:

基督徒需不需要遵守真神寫在舊約中的律法?對一般基督新教來說,答案常是:不。基督徒不需要守舊約律法。守十誡嗎?…應該守吧。所以第四誡,當守安息日為聖,不可在這日工作,基督徒也守囉?…不,我們不守這誡。所以基督徒只守九誡,其他舊約律法全都不守?嗯…我需要問問牧師。

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舊約律法?這個問題兩千年來不斷地被提起,也不斷地被討論。從最早期的基督教,一直到現代教會,都有基督徒認為整本舊約聖經已被成全了,無須遵守。而另一端,則有一部分基督徒認為613條舊約律法全部當被遵守。光譜的中間則是充斥著各色各樣的觀點:守九誡、守十誡、守道德律…等等。

追本溯源,主耶穌要他的門徒/我們遵守舊約律法嗎?早期基督徒到底是怎樣看待舊約律法的?為什麼主流觀點都是基督徒無須守律法?讓我們回頭看。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認識神

人要怎樣去認識這位神?祂是誰?祂做了什麼?祂和我的關係?

單從聖經嗎?如果人只能從聖經/文字去認識神,那麼一但沒有聖經,人將無法認識神。但是顯而易見,沒有聖經可讀的古聖徒,像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等人,再再表明了他們對神的認識,並且被神所悅納,推翻了惟有藉著聖經才能認識神的獨一途徑。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十架上的強盜


(強盜)就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紀念我!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23:42-43.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三罐香膏



人來人往的市集上,各色商品繽紛羅列。一處的攤位上,安放著三瓶香膏。綠色瓶中裝的是藥用的香膏,用來醫治傷口。藍色瓶中裝的是安葬用的香膏,用來包裹亡者。而帶著百合花紋的白玉瓶,則是婚禮用的濃郁香膏。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父親有兩兒子


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來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做工。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卻不去。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與神同行

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5:24)


這聖經中最為古老的故事之一,打破了始祖亞當犯罪後人類必不得見神的隔離,帶給了生在罪與死亡中的所有人類,一個能夠活著見神的希望。原來救恩不是被動地等候,而是主動地與神同行!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磐石與彼得

"我還告訴你,你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8-19.

這段聖經是在耶穌問了門徒一個問題之後發生的。耶穌問說:我是誰(太16:13)?門徒就把他們所聽說的回答了耶穌:施洗的約翰、以利亞、耶利米,或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穌接著又問,那你們自己認為呢?

彼得回答道:你是基督,是永生(活)神的兒子(the son of the living God)。


耶穌聽完後稱讚了彼得:約拿的兒子西門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氣(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啟示你的。


彼得獲得稱讚的原因不是因為答案本身是正確的,而是因為他得到了天父的啟示;換句話說,真神選了彼得讓他得了啟示,然後能以獲得耶穌的稱讚。


接下來就是耶穌把天國鑰匙給了彼得的敘述。


這段聖經也是天主教(羅馬公教)與基督新教的主要分歧點之一。天主教強調天國的鑰匙是給了彼得,而彼得是天主教會的第一任教宗(當然,這是後來天主教"追認"的),所以唯有天主教會(精確一點地說,是彼得的繼承者,也就是歷任教宗)擁有天國鑰匙的權柄。


基督新教當然不會承認這種解釋,所以強調重點是在磐石上,也就是基督(林前10:4)。彼得的希臘文是ΠΕΤΡΟΣ (Petros),意思是小石頭,而磐石是ΠΕΤΡΑ (Petra);所以耶穌說的話是:你是Petros(小石頭),而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Petra(大磐石)上。教會要建造在磐石(基督)上,所以天主教的解釋是錯的。


然而這樣一來很難解釋19節的經文,因為耶穌說天國的鑰匙要給你。這個你難道不是指彼得?任何知道日常語言溝通用法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整段聖經的在述說的對象就是彼得。那難道天主教的解釋又是對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用一種比較自然與跳脫這兩個系統的方法去看待這段經文。


耶穌說:你是Petros(小石),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Petra(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磐石)。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彼得),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如果我們是當時其他在場的門徒,我想都會認同耶穌把天國的鑰匙給了彼得,但是也同時覺得有一點怪怪的,因為彼得(小石)畢竟不是磐石。


當時不是,後來也不是嗎?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19-20



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21:14


初期教會是被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之上的,使徒們也同時是教會的柱石(加2:9),換句話說,教會要被建造在"有使徒根基"的磐石之上,所以耶穌說,你是彼得(你現在是小石頭),但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你以後會成為教會的根基)!


無庸置疑,根基絕對是耶穌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3:11)。耶穌也是教會的磐石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但是同時,使徒也是根基。


耶穌說: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4-25)


好一句根基立在磐石上!使徒所傳的是耶穌的教訓,他們是立在耶穌這磐石上,使徒也成了教會的根基,正是把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你們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彼後3:2.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猶1:7.


當時的猶太人都讀聖經,但不是每個人都信耶穌。信了耶穌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傳純正的福音(加1:6-9)。因為凡是偏離了使徒教訓的,也等同於偏離了耶穌的福音,也就是他的房子蓋在沙土上,這個人(或是教派),就不是立在使徒的根基上,也就落進了滅亡。


我還告訴你,你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