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彼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彼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福音書成書日期與作者


講一點目前歷史學家對於福音書的看法吧。大凡學者都是愛爭論的(科學、神學、哲學….),所以幾乎沒有所有學者都贊同的東西。但是,還是有「大部分」學者都同意的內容。

首先,聖經中的四卷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是什麼時候寫成的?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律法、耶穌和早期基督教

前言:

基督徒需不需要遵守真神寫在舊約中的律法?對一般基督新教來說,答案常是:不。基督徒不需要守舊約律法。守十誡嗎?…應該守吧。所以第四誡,當守安息日為聖,不可在這日工作,基督徒也守囉?…不,我們不守這誡。所以基督徒只守九誡,其他舊約律法全都不守?嗯…我需要問問牧師。

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舊約律法?這個問題兩千年來不斷地被提起,也不斷地被討論。從最早期的基督教,一直到現代教會,都有基督徒認為整本舊約聖經已被成全了,無須遵守。而另一端,則有一部分基督徒認為613條舊約律法全部當被遵守。光譜的中間則是充斥著各色各樣的觀點:守九誡、守十誡、守道德律…等等。

追本溯源,主耶穌要他的門徒/我們遵守舊約律法嗎?早期基督徒到底是怎樣看待舊約律法的?為什麼主流觀點都是基督徒無須守律法?讓我們回頭看。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3


這個失足的人被慢慢地拉上。他感受的到那被染紅繩索上的溫度,不斷思想,為何會有人願意救我這樣的陌生人?他知道這根繩子非常牢靠,但是他不敢輕忽大意。在被拉上升的過程中,看到了晨曦光耀、流風彩雲、星海月輝,他十分感恩,想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看到這些美景。有好幾次他感到自己的無力,甚至都快要鬆手了,但總在這時聽見了聲音:不要怕!相信我!我一定能救你!他又重新獲得了力量,再次緊抓住繩索。他一心仰望那上頭繩索的終點,期望能和救他之人見面,真誠地當面對他說一聲:謝謝你救了我!

這個人最後離開了律法主義,捨棄了放縱主義,只是單純地一心仰望那將他拉上的耶穌基督。他相信耶穌必能救他,不是憑著他自己的善行、義行,或是神的律法、十誡,而是憑著基督的恩典和憐憫。「因信稱義」不是一瞬,而是一生;不是入門,而是連接此岸和彼岸、現世和來生、地下和天上的橋樑。正如聖經所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6-17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一個名為「救恩」的故事 2


第二種發展叫做「放縱主義」:或者說得更明白,是利用了神的恩典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

這個失足的人被慢慢地拉上,越過了那棵大樹,並且不斷地緩慢向上。他忽然發現,這根繩索非常地牢靠,甚至經歷風吹雨淋都不曾停止過拉著他。所以他非常地安心,近乎大意。開始邊拉著繩子,邊搖晃著身體,想看看到底這根繩索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甚至有時故意鬆手,享受著落下的刺激。畢竟,只要鬆手後再緊緊抓住繩子就好了。

既然得救是本乎恩,因著信,不在乎人的行為,那麼不就代表我可以不斷故意犯罪,反正神願意救我,並且也一定會救我,只要我不斷悔改就好了啊?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名畫和印刷品



在歐洲六年,約略逛過幾間大小博物館。柏林的博物館群古樸雄渾,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典雅厚實,巴黎的羅浮宮則是精彩醉人。然而走馬看花,最有印象的反倒不是逛過多次的羅浮宮,而是只走過一次的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看著文生梵高從年少所畫的灰暗人物,到他受精神疾病所苦、用色強烈的獨特風景。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無聲之聲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
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
詩19:1-4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風雨飄搖


狂風催逼著大浪,飛濺的水花伴著發出“嘎嘰“ “嘎嘰“聲的木板,心情也隨著木舟的上下起浮而動盪不安。周遭不是燦爛陽光、藍天白雲的和藹相視,而是殃雲掩日、風雨交加的烏黑怒號。這加利利海上的風暴,來得又快又急,就像命運忽然的打擊,毫不留情。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因為你當走的路甚遠

一夜大雨,洗掉了國中三年來的陰霾和飢荒,也洗掉了眾民對於真神的信仰和熱情。前一日還在大喊「YHWH是神!YHWH是神!」的百姓,在這王后起誓必殺神僕的氛圍下(王上19:2),竟無一人保護神人,更不用提挺身反對了。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夢與真

聲音已逐漸沙啞,淚,早已流乾。
哥哥們竟是恍若未聞,開始用起了飯(創37:25)。
也不論情詞多麼迫切,禱告多麼認真,天上的神竟是渾然無感。
四周除了這深到逃不出去的坑(創37:24),還有什麼?
一個眾星下拜的夢,換來的是手銬腳鐐(詩105:17-18)。

原來不過夢一場.......


*******

黑暗中只有數雙精銳的眼神盯著,還有那瀰漫著洞中的動物氣味。

除了自己的心跳,只有濃重的呼吸聲與偶爾可聞的咕嚕聲。
只是飢餓的感覺不在自己身上。
從國破家亡,到改朝換代,一生走來雙鬢已白,爭何?
難道會是那波斯瑪代帝國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6:2-3)?
除了這尊重神過於尊重人之外(但6:10),又有何錯?

若是死在這裡....不知今夜有沒有星光?

*******

"快快起來"!"束上帶子,穿上鞋"!"披上外衣,跟著我來"!
手鍊脫落,穿過監牢,來到大街(徒12:10),這異象...好真(徒12:9)!
只記得兄弟雅各死在希律王的手(徒12:1-2),不久後,只能住在監牢中。
"聽說王明天準備殺這犯人"!雖是壓低了聲音,兵丁的耳語還是進了我耳中。
看來這是神的旨意,今天,終於可以與主同死。

不知會不會夢到夫子呢?

*******

在世界看來你們只是一群愛作夢的人,是那樣的虛幻與不實。
在我看來卻是那樣地忠貞與美麗!

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有限與真理

在這啟示漸進清晰的過程之中,若是有人依然固守著自己所知的真理,而將自己的有限當作全備,那麼輕則失去了領受更美好恩典的機會,重則毀謗、敵擋、作假見證陷害神的工人,則終必失落救恩!

-------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9, 12)

使徒保羅,這位初期教會最重要的工人之一,甚至也領受了升上第三層天那屬靈不可言說的奧秘(林後12:1-4),卻是明明白白地寫下:我所知道的有限。人不禁要問:既是所知道的有限,又要如何將神的道傳的全備(西1:25)?又如何敢說凡是傳福音與我所傳的不同就該被詛咒(1:8)?你自己都承認你所知的有限,如何敢說你的有限就是全備的福音

舊約時代真神曉諭摩西要吩咐百性殺牛羊獻祭以除罪(1:1-4; 9:22),這天啟的律法,一直到主耶穌的時代都為人所遵行(2:22-24)。然而等到主耶穌在十架上流血成全了律法之後,希伯來書的作者在聖靈啟示中清楚地寫下: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10:4)。既然真理是動物的血斷不能除罪,那麼舊約時代殺動物獻祭的百姓,是否罪過都沒有得到赦免?既然獻祭本身並沒有真正的功效,神又為何要吩咐百姓獻祭?

不!舊約時代的百姓只要願意遵守律法,其罪過就可得赦免。在這本無功效的動物之血中,因著人的信,顯出了神的義。然而等到那更完全的來到,人若執意要固守先前的真理,則必然失去那更為美好的救恩(10:3-4)。就像法利賽人與祭司欲將主耶穌除之而後快,就像猶太人與守割禮一黨人想害死保羅一樣,除了利害衝突之外,還有那為了捍衛真理的護教心情(14:63-64; 23:12):這人所傳的與我們所領受的不同,必是異端!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7:7-8)當不再是聖經說,而是某某傳道說、某某長老說、某某書說,很有可能就落入了高舉人的遺傳過於神的誡命。不要忘了,神的誡命是以愛神愛人為最大的原則(22:37-40),任何違反這項原則的教導必受審判!

這固守有限真理的勢力極其龐大,甚至連有聖靈同在的初期教會也不免受影響。使徒彼得,這蒙受耶穌明言要將教會建造在其上的重要工人,在異象中要他吃下不潔之物時,一連三次直接拒絕了神(10:13-16)!而保羅與巴拿巴傳福音給外邦人時,也受到了同是信耶穌割禮派的強力阻擋,甚至因此而開了第一次的真理研究會“(15);即使教會已經確立了外邦人信耶穌不必受割禮這重要的教義後,還是有人依然傳楊不受割禮不能得救異端“(5:1-10),以致於保羅寫下: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1:9)“的嚴厲詞句!

人不能一竿子打翻整船;難道彼得在異象中三次拒絕神是受魔鬼作工?難道這些反對保羅、巴拿巴的弟兄是領受了不同的靈?不!在這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我相信我所領受的真理,所以當有新的教導與我所了解的不同,我就難以接受!

試問:當割禮派拿著: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這就是我與你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是你們所當遵守的(17:9-10)。來告訴你說:聖經說,一定要受割禮!這是真理!我們都受了割禮,而且也都有聖靈,證明所做的是對的!你又要如何本著聖經(請記得,當時只有舊約)說:這並不是真理!?

就算受割禮是聖經明文記載的"真理",人也不能故步自封地至死相信這"真理"永不改變!因為"絕對"的真理我們不可能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要有雅各與初期教會接納保羅與彼得的胸襟:雖然外邦人不必受割禮沒有聖經明文的記載,但是有神的作為同在作為印證,故而我們應該接受這"新的"真理!

人必須在真理面前謙卑承認:我所知的有限,別人所知的可能是超過我所了解的,在討論真理的過程中,若是別人的更為合於聖經,我就應當接受。使徒彼得正有這樣的胸懷,所以才提醒我們:有人不懂保羅所說的,自行亂解釋,就自取沉淪(彼後3:15-16)

在這啟示漸進清晰的過程之中,若是有人依然固守著自己所知的真理而將自己的有限當作全備,那麼輕則失去了領受更美好恩典的機會,重則毀謗、敵擋、作假見證陷害神的工人,則終必失落救恩!

人不能輕信:當某某人的名聲具有爭議,則必有問題!的簡單推論。耶穌與保羅在當時代都是極其有爭議性的人物,有許多人因其而跌倒,也有許多人因其而興起(2:34-35; 17:5-6);法利賽人、文士與祭司為了固守真理而跌倒了,無學小民、罪人與妓女因謙卑認罪而興起了,這正應了聖經: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全備的福音在於能使人得救、罪得赦免!所以人若身在舊約時代,就需要牛羊獻祭;若活在新約時代,則需要奉耶穌的名受洗。當更美、更新的真理來到時,若是拘守過去的遺傳,則將與救恩無分!而這使人得救的全備福音,並不見得伴隨著完全真理,所以才有保羅同時所說我所知的有限立志傳全備福音的弔詭。但是若有人擅敢更動得救的教義,則必受咒詛!人不能在舊約說不必獻祭!也不能在新約說不必受洗!

若是所了解的都是有限,則人不禁要問:什麼是真理?我該信什麼?

真理不是聖經知識、甚至不是寫在聖經中的字句(林後3:6);真理是那昔在、今在與以後永在的全能者,那位又真又活的主,那獨一的道與生命,耶穌基督(14:6)!從舊約到新約,每位古聖徒都走過同樣的道路:每人所知的都有限,但是神的要求都是同樣:行義、愛神與愛人!惟有在愛神與愛人當中,才能完全了律法,遵守了主的吩咐,這就是真理(約壹2:5-6; 5:20)

-------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磐石與彼得

"我還告訴你,你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8-19.

這段聖經是在耶穌問了門徒一個問題之後發生的。耶穌問說:我是誰(太16:13)?門徒就把他們所聽說的回答了耶穌:施洗的約翰、以利亞、耶利米,或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穌接著又問,那你們自己認為呢?

彼得回答道:你是基督,是永生(活)神的兒子(the son of the living God)。


耶穌聽完後稱讚了彼得:約拿的兒子西門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氣(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啟示你的。


彼得獲得稱讚的原因不是因為答案本身是正確的,而是因為他得到了天父的啟示;換句話說,真神選了彼得讓他得了啟示,然後能以獲得耶穌的稱讚。


接下來就是耶穌把天國鑰匙給了彼得的敘述。


這段聖經也是天主教(羅馬公教)與基督新教的主要分歧點之一。天主教強調天國的鑰匙是給了彼得,而彼得是天主教會的第一任教宗(當然,這是後來天主教"追認"的),所以唯有天主教會(精確一點地說,是彼得的繼承者,也就是歷任教宗)擁有天國鑰匙的權柄。


基督新教當然不會承認這種解釋,所以強調重點是在磐石上,也就是基督(林前10:4)。彼得的希臘文是ΠΕΤΡΟΣ (Petros),意思是小石頭,而磐石是ΠΕΤΡΑ (Petra);所以耶穌說的話是:你是Petros(小石頭),而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Petra(大磐石)上。教會要建造在磐石(基督)上,所以天主教的解釋是錯的。


然而這樣一來很難解釋19節的經文,因為耶穌說天國的鑰匙要給你。這個你難道不是指彼得?任何知道日常語言溝通用法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整段聖經的在述說的對象就是彼得。那難道天主教的解釋又是對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用一種比較自然與跳脫這兩個系統的方法去看待這段經文。


耶穌說:你是Petros(小石),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Petra(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磐石)。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彼得),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如果我們是當時其他在場的門徒,我想都會認同耶穌把天國的鑰匙給了彼得,但是也同時覺得有一點怪怪的,因為彼得(小石)畢竟不是磐石。


當時不是,後來也不是嗎?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19-20



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啟21:14


初期教會是被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之上的,使徒們也同時是教會的柱石(加2:9),換句話說,教會要被建造在"有使徒根基"的磐石之上,所以耶穌說,你是彼得(你現在是小石頭),但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你以後會成為教會的根基)!


無庸置疑,根基絕對是耶穌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3:11)。耶穌也是教會的磐石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但是同時,使徒也是根基。


耶穌說: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4-25)


好一句根基立在磐石上!使徒所傳的是耶穌的教訓,他們是立在耶穌這磐石上,使徒也成了教會的根基,正是把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你們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彼後3:2.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猶1:7.


當時的猶太人都讀聖經,但不是每個人都信耶穌。信了耶穌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傳純正的福音(加1:6-9)。因為凡是偏離了使徒教訓的,也等同於偏離了耶穌的福音,也就是他的房子蓋在沙土上,這個人(或是教派),就不是立在使徒的根基上,也就落進了滅亡。


我還告訴你,你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