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尋地
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亞伯蘭就下埃及去…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創12-14)
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歷史中超過90%的時間,人類都在與自然搏鬥,在尋找一塊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所以人類始祖從非洲走到了歐洲、中東、東亞,經過了當時還是凍結的白令海,來到了美洲。來到東亞的人類,更是做了小舟,跨過了洋海,散居到了大平洋各島上,也到了澳洲。想想,怎不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在沒有飛機、火車、汽車的時代,竟然可以一步步,橫跨了世界,讓遍地都滿了人!
而餘下的歷史,則是文明建立後,族群與族群間”為了地”的衝突和流血,目的可以從資源、軍事到宗教,像是已開發國家對第三世界的巧取豪奪、以巴衝突等等。人類的歷史在在寫下尋地的斑斑血淚。尋地,從來就不是如旅遊一般快意,而是用命拼搏。
而我們的祖先尋地,我們也在尋地。英國清教徒受宗教逼迫,來到了美洲,想找一塊自由之地;敘利亞人民受戰火波及,來到了歐洲,想找一塊安全之地;我們發展航太科技、量子物理,想找一塊讓人類殖民外星的夢想之地。尋地,是人類對家鄉的最大反彈:有另一塊更好的!
所以亞伯拉罕聽見真神的呼召,他就帶著一切所有的,去尋那一塊他不認識的地。雖然家鄉有親、有友、有房,但是他相信神的應許一定更好,所以他走!誰知?應許之地是別人的,無親、無故、無厝,他只能尋尋覓覓,從北找到南,遇了饑荒,去了埃及,再從埃及回來,又從南到北再找了一回,只願有一小塊能搭帳篷之處就好了。
夢裡輾轉,苦笑人生被騙一遭?步步尋地,原來不過笑話一場?還有家鄉,為何不回?還有埃及,為何不住?何必千迴百轉,總在這小小的迦南地上繞而又繞?原來常人以為的騙局和笑話,卻擋不住亞伯拉罕心中的相信:原來不是迦南地,而是天上的神家!(來11:13-16)
原來尋地只是過程,人永遠不可能找到更美的地;人的尋找是,神的應許也是。但是唯有相信神的應許,邁步去找的人,才會在無法成真的應許中,去看見那真正更美的應許!就像真神應許亞伯拉罕的迦南地,他無法拿到;真神不曾應許的天家,他卻找到了!
安臥舒適家鄉的人,無法了解亞伯拉罕帶著一切,去尋地的決心。努力尋地後,又看不見應許成真,繼而放棄的人,也無法知道亞伯拉罕為何可以一生尋地?而那些一步步走過,從尋地中慢慢看見,原來不是地,而是天上家鄉!所以尋地,不再是定睛此地,而是望著那天!就在得不到的應許中,遇見了神、找到了天上的地!
相關文章:
找水
遇見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